你还以为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吗?
你还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那么简单吗?
你还以为就是吃钙片就好了吗?
补钙是常常被提起的话题,也是越多越多人会关注的健康问题,但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和根深蒂固的认知,可能并不正确哦,像都市人普遍上下班以车代步、上下楼以电梯代爬楼,平时工作长时间久坐,殊不知,除了钙流失以外,运动不足也是导致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。
还有很多关于补钙的误区,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,快来看看,你有没有踩过这些坑?
辟谣│补钙的误区
只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才需要补钙?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疾病,但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需要补钙。
通常,人的骨量在 35 岁左右达到峰值,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下降。所以补钙就像存钱一样,想老了之后骨头硬朗,那就要趁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储存多点钙,这样老了才剩得多。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,不要等到老了明显有骨质疏松时,才来补钙。
补钙多喝骨头汤?
中国传统里有一种说法是“以形补形”,常说煲骨头汤来补钙。其实即使长时间熬煮,骨头中的钙也很难溶解到汤里,所以汤中钙的含量很低。
有研究表明,一碗骨头汤中所含的钙量仅有1.9毫克,与我们成年人每日所需的800毫克的钙量相差甚远。所以,饮食补钙不能靠骨头汤,汤中还含有大量脂肪、嘌呤,多喝容易造成肥胖、尿酸过高。
液体钙比固体钙更容易吸收?
钙的吸收率,与年龄、肝肾状况、体内维生素D含量和肠道内酸碱度有关,与剂型没有关系。
“液体钙”只是相对比较容易吞咽,市面上的钙产品,固体也好、液体也好,成分是乳酸钙、碳酸钙或者磷酸氢钙,其实吸收效果相差不大。如果想提高吸收利用率,建议小量多次补充更好。
豆制品都是高钙食品?
不全是,豆腐、豆腐干的含钙比较高,但内酯豆腐、豆浆并不是“补钙能手”。
内酯豆腐含水量高、含钙低,而豆浆因为加了大量的水并经过过滤,含钙量低,100g的豆浆含钙量为25mg,而100g的牛奶含钙量为125mg,豆浆的含钙量只是牛奶的1/10,所以更推荐喝牛奶、吃豆腐、豆干来补钙。
补钙是越多越好吗?
既然钙容易流失,那是不是补越多越好?当然不是!《中国居民膳食素参考摄入量》中提到:成人每天需要摄入 800~1000 毫克钙质,对钙需求量大的人群如孕妇、老年人等则适量提高,建议1200毫克或以上。
人体各时期 | 钙的摄入量 |
儿童期 | 600mg-800mg |
成人期
老年/孕晚期 | 800mg-1000mg
1000mg-1200mg |
|
|
建议不同的人群,都遵循指南的推荐量来补钙,钙不是越多越好,摄入过多的钙,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吸收和利用,也使得血液内的钙量过高,可能导致高钙血症,甚至引发并发症,如肾结石、胆结石等。
补钙就不会骨质疏松了吗?
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,但不是唯一的原因,还有其他的原因如激素水平变化、维生素D不足、缺乏体育锻炼以及遗传、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、吸烟、酗酒等,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成因。
想要真正达到补钙的目的,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(通过晒太阳、吃维生素D补充剂等),镁(吃坚果、肉类等),维生素K(吃蔬菜、吃玉米、吃黄色的水果等),和多参加户外锻炼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才能真正预防骨质疏松。
依赖吃高钙蔬菜来补钙
不同食物中钙的存在形式有所区别,以及是不是有促进或者抑制钙吸收的元素,都会影响钙的吸收。
像一些绿叶蔬菜也有含钙量很高的,但以草酸钙晶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,不容易被吸收利用。而且往往还存在草酸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,会影响钙的吸收,所以煮青菜时,最好先焯水去除一部分草酸等物质。
因此,饮食补钙蔬菜起的是辅助作用,主要依靠牛奶和奶制品,因为牛奶中的钙易吸收也含有促进钙吸收的物质,比如维生素D和乳糖,是钙很好的来源。
验血看是不是缺钙
验血测量的是血钙的含量,不能作为自己是否缺钙的判断依据。因为,血钙不能反映人体缺钙的真实情况,很多时候,人体即使极为缺钙,但血钙也不会低。
所以想了解自己是否出现骨质疏松,应该去正规医院做“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”的检测。
这 8个最常见的补钙误区,大家都清楚了吗?虽然很多人对补钙往往是“一知半解”,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,就是好事。记住,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,科学补钙和健康生活方式才是远离骨质疏松的关键。
【声明】
*文章部分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*本公众号转载的公众号和媒体文章、其他网站,图表等内容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读者不应在缺乏专业医生指导下,擅自根据文章的任意内容采取行动。